晶體二極管可按材料不同和PN結結構不同,進行分類。
一、點接觸型二極管
點接觸型二極管是在鍺或硅材料的單晶片上壓觸一根金屬針后,再通過電流法而形成的。
其PN結的靜電容量小,適用于高頻電路。因為構造簡單,所以價格便宜。對于小信號的檢波、整流、調制、混頻和限幅等一般用途而言,它是應用范圍較廣的類型。與面結型相比較,點接觸型二極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都差,因此不能使用于大電流和整流。
制作工藝:將細鋁絲的一端接在陽極引線上,另一端壓在摻雜過的N型半導體上。加上電壓后,細鋁絲在接觸點處融化并滲入融化部分的中。這樣,接觸點實際上是P型半導體,并附著在N型半導體上形成PN結。
二、面接觸型二極管
面接觸型二極管的“PN結”面積較大,允許通過較大的電流(幾安到幾十安),主要用于把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的“整流”電路中。面接觸型晶體二極管比較適用于大電流開關。
平面型二極管是一種特制的硅二極管,得名于半導體表面被制作得平整。最初,對于被使用的半導體材料是采用外延法形成的,故又把平面型稱為外延平面型。
在半導體單晶片(主要地是N型硅單晶片)上,擴散P型雜質,利用硅片表面氧化膜的屏蔽作用,在N型硅單晶片上僅選擇性地擴散一部分而形成的PN結。因PN結合的表面被氧化膜覆蓋,穩定性好和壽命長。它不僅能通過較大的電流,而且性能穩定可靠,多用于開關、脈沖及高頻電路中。